文艺会堂

2021-08-12 1241

上海市文联老洋房(即文艺会堂)

上海市文联老洋房(即文艺会堂)位于延安西路238号,延安西路与南京西路交汇口,基地整体形态呈三角形,现有一栋主楼,一栋主附楼及一栋北楼,为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办公用房。主楼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,保护类别为二类,建筑面积1305.9㎡,主附楼建筑面积381.1㎡,北楼建筑面积1289.1㎡。

 

历史沿革

延安西路238号主楼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始建(房产证信息为1925年),根据《上海百业指南》,主楼原为住宅建筑,其东侧为上海意大利上海总会。1993年至1996年间,出于使用需求,市文联开始筹备西侧与北侧的附属用房扩建及围墙翻新工程。1995年至1996年的延安高架建设阶段,将延安西路边界向北调整,基地南侧围墙与花园被道路所侵占。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,主楼、西楼与北楼进行了立面修缮。其中西楼与北楼均进行了立面修整,主楼被喷涂了浅色颜料。世博会后,主楼喷涂被清洗干净。重新露出本来面目。主楼室内大部分灯饰均于此段时间先后更换。

 

文化艺术,科学及社会价值

艺术价值:建筑采用对称、分段等古典设计理念,空间层次变化丰富,细部装饰细腻,带有巴洛克等装饰要素,是近代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。建筑室内的装饰精美、用料考究、细节丰富,是近代花园洋房中的精品,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。

科学价值:建筑采用1920年代花园洋房较为普遍的砖木结构,木格栅楼板、木屋架等,体现了当时花园洋房建筑的建造工艺水平。建筑用料考究工艺精湛,外墙水刷石饰面质量较好,且水刷石的柱式、花饰极其精美,是近代建筑中水刷石装饰的精品。室内拼花水泥砖、铸铁装饰、木护壁、天花、壁炉、五金件等都体现了当时工艺的较高水平,是近代建筑工艺的重要历史见证和实证资料。

社会价值:建筑自解放后即作为上海市文联办公用房使用,见证了上海文学艺术界的发展和壮大。文化名人夏征农、于伶、杜宣、林风眠、沈柔坚、丁善德、王云阶等都曾在此办公,是上海文化艺术界的集体记忆。建筑修缮后仍将作为市文联办公、会议、接待的大楼使用,将成为文学艺术界一片新的活动净土和乐土,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 

 

修缮范围

屋面,水刷石外墙,花岗石线脚,室外栏杆,室外地面,木门窗,门窗五金构件,天花、线脚,木地板,平顶及内墙。